如何修改一份課綱?
為什麼要寫這份懶人包?因為我發現,大家之所以對這議題不太關心,原因是你不知道他們在玩什麼把戲。你不知道他們是「如何做修改課綱這一件事情」,你只知道他們想要對下一代洗腦,想要建立意識形態,但是你沒有時間,覺得很麻煩,所以所以不想做深入的理解,這篇懶人包就是要來幫你解決這個問題。
這篇文章我不想談太多修改的課綱內容,像是清代變清廷,日本統治改成日本殖民統治之類的史觀改變,那些文章網路上已經夠多了,不需要我來畫蛇添足。我想把重點放在「流程」。這篇文章會告訴你**「政府到底是如何修改課綱」**的,看完這篇之後,你會知道那些新聞常出現的名詞如「課發會」、「課審會」、「國教院」到底是在幹嘛。接下來再看其他新聞就會很有感覺。
首先,做一件事情需要理由。從古至今,要修改課綱最近最適合的理由就是「推動教改」。最新的教改就是十二年國教。因為要實施十二年國 教,所以我們要調整課綱,嗯,聽起來還不賴吧。
接下來,你要有法源依據,才可以順理成章的修改課綱。沒問題,我們有民國102年7月頒布的「高級中等教育法」,這部法律簡單講就是十二年國教的食譜,裡頭大致訂定了十二年國教的執行原則、該由誰負責處理等。法律就像食譜一樣,政府機關就像廚師,食譜告訴你怎麼做,你不能不遵守食譜,但是實際上食譜沒規範到的,多放一點鹽或烤焦一點,雖然難吃但是還是合法的。在這份食譜的第43條裡面寫到
中央主管機關應訂定高級中等學校課程綱要及其實施之有關規定,作為學校規劃及實施課程之依據;學校規劃課程並得結合社會資源充實教學活動。
中央主管機關為審議高級中等學校課程綱要,應設課程審議會,其組成及運作辦法,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。
幫大家簡單的翻譯一下,意思就是 1. 教育部應該要訂定課綱,作為學校教學的依據 2. 為了審查課綱,我們應該要設立課程審議會,那要怎麼做,就交給教育部自己處理吧
好了,有了食譜你可以開始做菜了。
至於教育部會怎麼處理這件事情呢?很簡單,教育部網頁「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研修的問與答」自己講了,過濾掉一堆沒有意義的官腔文字後,濃縮成一句話就是:
我們會把這件事情交給「國教院」處理
看到這裡你第一個OS就是:啥是國教院啊